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la,所谓大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系办公室主任来请示,说刚才省电视台来电话,电视台想办一个学术讲座节目,要请经济系的教授去讲一讲,问叶天闻派谁去讲合适。这倒是个不错的差事。电视里有不少的学术讲座,但叶天闻觉得大多数讲得不够学术,甚至胡编乱造。他倒很想上电视去讲讲,他也觉得自己去讲最合适。现在电视学术讲座吃香,也捧红了一批学者,电视台也尝到了甜头,学术讲座节目到处都是。但他去讲,就不仅要讲理论,而且还要联系实际,既有学术性,又要通俗易懂。他要让人们看看,看看真正的学术讲座是什么,他讲的东西又是什么。还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事已经正式发了文件,他虽然是副组长,但行政没级别,而且省领导明确指示他先下去做点调查研究,同时也对新农村建设的要点做一些宣传解释工作。上电视演讲,听众范围大,普及程度高,效果肯定也好。如果省里领导满意,就建议省委宣传部制成光盘,作为干部学习资料下发到全省,让全省干部都认真学习学习。

    叶天闻决定亲自给电视台回个电话,问问情况,商量一下具体怎么讲。

    当对方说他就是负责人时,叶天闻首先报上自己的职务职称和社会兼职,还没报完,对方立即兴趣大增,一连说久仰久仰。然后说,想不到能请到你这样的大教授。你又是系主任又是名教授又是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副组长,请到你这样的大学者,也是我们台的幸运,只是有一点不好意思,但我觉得不说清也不好。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台的经费一直很紧张,所以能开出的报酬也很少,有可能比你给学生讲一次课得到的报酬还少,不知你会不会见笑。

    叶天闻爽快地说,你说到哪里去了,好像一提到教授,就是要挣大钱。其实对于钱,我看得很轻,钱对我也没有太多的用处。我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当然要做些事情,至少要为咱们省的经济建设出点力。你们电视台正好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我想这也是一件好事情,咱们就共同出点力吧。

    电视台的领导说他叫李铁松。说节目的大体内容是谈经济发展,具体内容可以由专家自己决定。叶天闻说这样最好。李铁松说,那就这样吧,你能不能来我们电视台一趟,咱们一起商量策划一下,然后你按商量好的提纲回去准备,争取下周一能够录制。

    李铁松要派车来接。叶天闻说不用,说我们系里也有车,也有司机。李铁松笑着说,我倒忘了,我还是用老脑筋来考虑新问题,现在你们教授可不是过去的教授,今非昔比呀。

    挂了电话,叶天闻又只能摇头叹息。按计划,今天他要到脱水菜厂。脱水菜今年严重滞销,工厂已经不能再继续生产,全厂转为山野菜加工势在必行。脱水菜厂建在东滩县,离省城有二百多公里。东滩县周边出产沙葱,而东滩县西面的云山地区出产蕨菜,因此决定先购买设备,聘请技术人员,先加工这两样野菜。等生产到一定的规模赚了钱,再滚动发展,再扩大加工其他的野菜。但购买设备得贷一点款,聘请技术员也要到外地那些类似的加工厂去挖,因为加工脱水菜工艺简单,而加工山野菜一部分还要腌渍,要开袋就能食用。另一部分虽然是保鲜,但怎么能保鲜时间更长,也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这一切事情都得他去处理。但今天是去不成了。明天能不能去,也说不定。真的是太忙了。虽然天天熬到半夜,但还是有一堆事情摆在面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他还没顾上看。论文选题很重要,选不好题目不仅做不好文章,如果选得太难或者费用太高,还可能到时做不出论文毕不了业。这几天已经有研究生在催问了。叶天闻叹口气,觉得明年说什么也不能再招这么多研究生了。仔细算算,他已经带着十七个研究生了。有的研究生到毕业,他还叫不上名字。有几次他就闹了笑话,把张三叫成了李四。记忆力也确实不行了。才刚五十岁,记忆力就衰退成这个样子,看来不锻炼身体是不行了。

    叶天闻来到楼下,司机已经等在那里,说该带的东西都装好了。叶天闻说不去脱水菜厂了,去电视台。

    原以为李铁松可能和他的年纪差不多,却想不到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来时叶天闻带了他曾经到党校讲课时的一个讲义,他想以这个讲义为蓝本。所以在讨论讲座提纲时,叶天闻拿出了这个讲义。叶天闻说,我准备以这个为基础,再按你们的要求修改一下,你先看看行不行,然后咱们再讨论。

    李铁松粗略地翻一翻,然后说,是这样,我们的电视讲座和你们的学术讲座还不完全相同,学术讨论强调学术,电视讲座得考虑好看有趣味。我给你具体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以前的广播电视有个说书栏目,说书这样的形式文学性和历史性很强,但没有学术性知识性,如果再把学术性知识性加进去,就不单单是个内容的增减,而是一个全新的品种,是一个历史的突破,也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易中天于丹的走红,正是适应了这一需要,把文学、知识和趣味融合在了一起,迎合了人们新的需求。不知你明白了我的意思没有。

    叶天闻觉得李铁松把最根本的东西没有搞懂。叶天闻说,经济讲座和文学讲座还有所不同,经济学科虽然可以划入社会科学范畴,但它更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许多经济规律都是一种自然规律,也和自然界的其他一些规律一样,它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容不得任意戏说和图解,所以我觉得还是以严谨的学术讲座为主,以免弄得不伦不类让行家笑话。但我可以多举一些具体生动的例子,并且尽量讲得活泼一点,有趣味一点。

    李铁松连连摇头。他觉得叶天闻还是没明白他的意思。李铁松说,我的意思很明白,就是电视不是党校,也不是大学的课堂。我上过大学,而且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我清楚,不管是多有水平的教授,他们讲课时总有人打瞌睡,总有人不来听,然后不得不用点名扣分考试等手段来强迫学生。而我们是电视台,没办法强迫人家去听,怎么办?只能来迎合大众,只能把娱乐好看放在第一位,努力把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来。所以,你的讲座,就必须得加入文学的要素,而且只加入还不行,得完全文学化,要有悬念,要有矛盾冲突,要有生活细节,要比说书还精彩。

    叶天闻吃惊得睁大了眼睛。这小子,说得虽然头头是道,但简直就是乱点鸳鸯谱,怎么听都有点江湖佬的油腔滑调。叶天闻不由得满肚子来气。小子说上过大学,如果上过大学,上学时肯定是个不合格的学生。这种学生如果遇到我的手里,绝对不会让你及格毕业。叶天闻不客气地说,既然是一个文学节目,你就应该请文学方面的专家来讲,请我们来讲文学,你是不是要开一个愚人节的玩笑。

    李铁松急忙笑着说,叶教授你误会了,我说得很明白,我们的节目不是一个学术讲座,是一个杂交节目,不管请谁来讲,文学性娱乐性都不能少。比如那些市长省长,他们的专业是什么,是政治,但让他们来讲经济讲文学讲影视,他们照样讲得精彩。为什么,因为我们有导演,我们有编剧,我们不仅可以导演他,还可以给他提供讲稿。说白了,我们就是借你专家的嘴,来演我们的节目。

    借嘴的说法让叶天闻心里更不舒服。但借嘴你也借错了嘴,我这嘴是什么嘴,怎么可以任意胡说。任意胡编,那还能叫专家的嘴吗?叶天闻平静地说,我们的嘴毕竟是专家的嘴,专家的嘴说出的话就必须应该科学正确,即使做不到,至少也得说真话说实话。

    李铁松说,你又误解了,我们也不可能让你胡说,也不可能让你说假话。我们让你说的话还是科学的,只是让你变一个说法,把抽象的说成具体的,把呆板的说成活泼的,把没乐趣的说成有乐趣的。至于你说的真话实话,这也是我们的要求,但我们对真话的理解是艺术的真实。什么是艺术的真实?就是根据生活逻辑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不一定是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事情。如果不符合生活逻辑,真话实话反而没有人相信,有时真话反而被当成了假话。

    感觉这小子今天不是请教授来讲学,而是要在教授面前耍口才卖弄那点可怜的学问。不能让他继续夸夸其谈下去,要不然他还以为比教授还教授。叶天闻认真地说,你刚才说讲真话实话反而没人信,为什么,你能不能具体阐述一下。

    李铁松说,我给你举个例子,也和你教授开开玩笑。有个丈夫正和小姐睡觉,妻子打电话来查岗。妻子问你在干什么呢,丈夫说我在嫖娼呢。妻子一听就乐了,说你他妈的又喝醉了胡说,然后啪的一声把电话挂了。你说,说这样的真话有人信吗?

    简直是个社会混混,这样的混混怎么跑到了这样的部门。原以为要借助电视可以传播自己的学术,宣传自己的主张,从而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现在看来,人家只不过是借你的名,借你的嘴,来演人家的戏,而你充其量只是个道具,只是个肉喇叭。这样的事只配让小孩子来做,他这样的教授,还丢不起这个人。叶天闻再不想浪费时间陪他斗嘴,便站起身说,如果是这样,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更合适的人选。她也是学经济的,是个副教授,而且是个美女,和于丹一样漂亮,但比于丹年轻。

    李铁松能够感觉出叶天闻不高兴了,但他更早就看出,叶天闻这样的人不适合演讲这样的节目。能推荐一位年轻女教授来讲更好。李铁松说,真的很抱歉,我们的节目只能是这样,如果不这样,我们就挣不来饭钱,我们就得饿死。民以食为天,还希望叶教授谅解。叶教授推荐别人来讲,我知道叶教授推荐的人肯定不会错,那我们就听你的,请你把她的联系方式给我留一下,回去再替我请一请她。

    叶天闻把杜小春的电话告诉了他。

    李铁松要挽留叶天闻吃饭。叶天闻说不吃。李铁松却拉了不放,而且幽默地说,不吃饭这样的真话我就不信,哪有人不吃饭的。如果你说吃,这样的假话我倒相信,因为人都是要吃饭的。

    叶天闻还是坚持不吃,然后叫司机开车直接回了学校。

    今天的事,又可以算做一次碰壁。对于他苦苦追求的学术,也似乎成了他碰壁伤心的工具。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李铁松的嘴脸仍然在叶天闻的脑子里不散。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点落伍,严肃的学术是不是真的不能上电视,是不是真的就没有听众。叹一口气,叶天闻转念又想,李铁松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李铁松这样的人常年面对市场搞节目,什么东西老百姓喜欢什么东西老百姓不喜欢,他们是有发言权的,而且他说的要把学术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确实也是普及科学的一个办法。比如他对易中天于丹走红的分析,越是细想,越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叶天闻又有点后悔,后悔刚才不该太强调自己的学术,轻易就拒绝了人家的好意。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合作一次呢。合作一次,不仅可以看看他们到底怎么搞,学习一点新鲜的东西,而且合作成功了,倒不失为一条普及学术成名成功的捷径。

    过几天就要下乡去搞新农村建设调研。要充分利用这次调研的机会,扎扎实实在基层跑跑,多掌握一些现实的素材,然后写一本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而又不失科学的著作。如果把这部著作和他前面写的几本比,不但要通俗要有实例,还确实应该加入文学的要素,让书同时具备认识、审美、教育、娱乐和宣传的作用。看来,不这样做真的不行。现在是个大众消费时代,大众不接受你,你就不可能有所作为。前几本书卖不动,原因当然就在这里。叶天闻的心里不由得又燃起了希望。就在前不久,他还发誓再不出书。因为每本书满怀希望写出来,结果却是不但满怀失望,而且让他伤透了心,也饱受屈辱。去年那本书写出来后,他理智地把计划中的印两千册减少到了八百册,但书卖到现在,还有四百册放在家里。连同前几本,堆在家里的书已经有上万册,整个家都成了书库,来了客人就让他脸红。只能把书作为教材推销给学生。但书刚发到学生手里,教材科的就找上门来,说学生已经告到了学校,说他乱售自己的书赚学生的钱。教材科长是个老科长,他说这种事本来该由学校领导出面,但领导都不好意思出面,最后把这种得罪人的差事推到了他的头上。最后科长满怀同情与怜悯地说我觉得你也不困难,何必辛辛苦苦写出来再辛辛苦苦卖出去,与其这么辛苦地倒腾,还不如贩卖点蔬菜推销点紧俏商品。他当时就想哭。妈妈的,神圣的学术竟然让人如此糟蹋,竟然让人当成了小商小贩。本来是心血的结晶沉甸甸的成果,但书堆在那里,却成了耻辱,看一眼,心里就烦乱,脸上就发烧,就像裤子破了露出了屁股,也像大姑娘突然生出了孩子,而且生出的是一个怪胎。现在看来,学术著作确实也应该商品化,只有卖得多,你才有成就感,你才能被别人认可,你的学术才有价值。他觉得学术著作加点文学的东西也不难。先把学术的大致观点写出来,然后再往里填生活素材,填故事,填人物,填矛盾冲突,填俗语笑话。如果有必要,再请教一下写小说的作家,把爱情婚外情甚至暴力故事也写进去,越热闹越好。

    还没回到学校,系办公室又打来了电话,说学校下午开中层干部大会,要他去参加。叶天闻不耐烦地说,以后这种大会再不要通知我,让他们去参加一下就行了。

    刚挂了电话,学校人事处长又给他打来了电话,说学校上午开会做出了一个决定,决定以后不论什么岗位进人,都要硕士以上学历才行,而本科毕业生不论什么情况,以后一个也不能留校。

    叶天闻感觉这件事是专门针对他的。急忙问为什么。处长说,因为要求进咱们学校工作的人太多,而且都是中层领导的子女。没办法,你们这一茬人的子女正好都大学毕业了,正好赶到一块了。大家都要进学校工作,学校根本没办法解决,所以才有了这个决定。

    早在上半年,他就和学校说好了让儿子留校工作,而且部门也定在了宣传部。怎么突然一下就变了?叶天闻问还有谁的子女要留校。处长一连报了五个领导的名字。处长说,这五大公子都是今年毕业,而且条件也都差不多,拒绝哪一个都不行。但都接收一是没岗位,二是群众意见也太大,说五大公子是五大草包,奇才大学也成了纨绔子弟大学,奇才大学也确实成了奇才大学。所以学校才一刀切齐,不留半点口子。

    统战部长的儿子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