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la,一个女生的日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用的词语,可是,她依然也要去。我佩服这样的人,这样的性格,这样的意志和毅力。我愿意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有一个壮烈的人生,而不是平淡、寡然无味、甚至色彩灰暗的人生。

    不知你读过介绍麦考利夫这篇文章没有?如果你读过,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尧茂书探险之前,全家许多人反对。而麦考利夫全家支持。这一对比,使我沉思。我们许多人羡慕美国,羡慕什么?说穿了,是物质生活.为什么不羡慕人家这种献身精神?我想在中国,一个要想为一种事业献身的人,是很难的。他或她要战胜的对手不仅有要征服的事业,同时有周围的环境。

    写了很多了,可以赶上一篇作交了。可惜不能记人记分册信读谈你的感想,别让我一个人谈。

    祝好

    路天琳

    86年4月19日

    4月20日

    又是星期天。我让妈妈把房门反锁上。今天复习的效果极佳!

    晚上,看电视剧阿信。日本的电视剧演的是好,不是在演剧,而是真实的生活,不象我们有些电视剧,一演就犯假。哭也假,笑也假,连走道的姿式都透着假。假得让人要吐!

    我挺佩服这个长得象我的的阿信,她有个性,受婆婆那样虐待,还有那样浓的人情味,而且有着顽强的毅力,想干的事一定要干成!我虽不喜欢日本,却又不得不佩服他们的人民!这些日本佬!

    4月21日

    下午放学后,黄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看完麦考利夫的事迹有什么想法?我告诉了她我的感想,她说:“很好!你很有志气!我就知道你会佩服麦考利夫的!”

    我问她:“您呢?一定也佩服麦考利夫吧?”

    她说:“那还用说!”

    不过,我想,黄老师让我读这篇文章的目的,决不仅仅在于此。果然,黄老师话题一转:“离高考报名时间近了,你了解同学们有一些什么想法吗?”

    这话问得我有些感到突然。

    “现在,有的同学的思想越来越实惠了,自私了,不愿报考师范院校、外地大学、和一些艰苦的专业。”我想以麦考利夫这种为科学献身精神为突破口,让大家每个人讲讲自己所崇拜的人物,搞一个理想教育的主题系列班会。我同班长和团支部书记都商量了,很想再听听你的意见。”

    “怎么说呢?您这想法很好。不过,这个主题班会,我们从初一就搞,一直搞到现在,大家可都腻烦了。你这是系列的,高考时间这么紧张”

    对黄老师,我从不保守秘密,总是坦率地说话。

    黄老师说:“时间再紧张,思想教育不能放松。我找你就是让你事先做做准备,每人做一个演讲稿,到开班会时演讲,把班会搞得活跃些。你来开头炮怎么样?”

    “我?”

    “另外,你帮助老师做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

    黄老师可真行!这思想工作可怎么做?

    “下星期一咱们就开第一次系列主题班会!你好好准备一下!

    黄老师,我不知该怎么对您讲了!

    4月22日

    昨天想了许久,今天还得找黄老师谈谈这个系列主题班会。我说您的想法很好,但这样演讲的形式效果不见得好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能有多少心里话?一大部分是应付老师的。您看电视里搞的演讲,尽是大面上的话

    黄老师不同意我的看法:“你的想法太偏激!演讲是一种好形式,主题班会,对于同学们的思想教育也是一种成功的形式。你要认真准备!你忘了,以前咱们开的那两次讨论男子汉和女同学形象的主题班会开得还是成功的嘛!”

    我说不出什么来了。不过,黄老师并没有说通我。

    “我也做准备,也要和大家一样,谈谈自己的理想,和同学们交心!”

    黄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老师。我知道我也说不通她。

    4月23日

    丁然这次回信来得快。今天见到他的信。真高兴。我给他回了一封信,并把黄老师借我的那本杂志寄给她。

    4月25日

    今天,又收到了丁然的信。我算了时间,猜今天他会来信的,果然,他回信了.收到他的信,给他写回信,成了我的乐趣。紧张的复习功课,能有这样的事做,我不宽裕是负担,倒觉得轻松些。

    同学们已经开始注意我的信多起来,尤其是“西铁城。”我真看他醋溜溜的心绪怪可怜的.有什么办法呢?丁然的信给我快乐和力量,使我能了解另一个世界,从而扩充自己的世界。“西铁城”干嘛要这样呢?莫非我们是搞对象不成?

    这两天,我也在认真思考,是不是我真地坠入情网中?不可救葯地重蹈覆辙了呢?同时,我把丁然和郭辉再一次做了对比,他们俩的确有许多地方相象。而且,越想越象。尤其是他们的性格,他们所崇拜的人物。是的,太象了。我想起郭辉讲过的南极探险中成功的英雄阿蒙森,失败的英雄斯科特,我也想起丁然讲过的法国环球旅行者克劳德夫妇和长江漂流探险中牺牲的壮士尧茂书

    为什么他们俩人竟有这样多的相同点?为什么,他们都这样强烈地吸引了我?是命运的巧合?还是性格的巧合?一个人,选择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实际上就等于袒露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不太了解这个人,可以去了解他或她所选择的朋友。这是绝对地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西铁城”我并不是有意地伤害你,班里的女同学有的是,世界上的女人更有的是!

    扪心自问,我不认为自己又一次跌入爱的漩涡中。虽然,从丁然的信中,我敏感地看到他从第一封中写的“愿我们成为朋友”到以后的“好朋友”再以后的“亲密的朋友”这种变化,不过,我想我不会再象上一次对待郭辉一样自作多情了。我也成熟得多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难道男女同学间就只有爱情,不能有友谊了吗?

    我看过—本书,这样写道:传说上帝造人不分男女,前后两张面孔,两双手,四只眼,上帝用刀一分为二便分成男友,让人们到世界寻找各自原先的那一半,寻找到了才是爱情。我不会象以往一样了,我得谨慎地寻找。丁然,并不见得就是我寻找的那一半。

    想到这儿,我心情平静了许多。

    不过,给丁然写信末尾,我还是让他以后把信寄到家中,省去同学们不必要的议论。

    4月26日

    黄昏时,看见珊珊拿着一本儿童画报。她妈妈给她布置的作业,用油画棒把画报上封面画下来。她妈妈上街去取牛奶,小珊珊为难了,那封面画是只大象,对她有些过于难了。她叫我:“阿姨,帮帮我!”

    我真可怜小珊珊!她的作业和我的一样多,虽然,明年她才上小学一年级。她妈妈希望她成为一个画家,一个音乐家,一个体操健将一个全能人才。真难!傍这样的妈妈当这样的女儿真难。

    我走进屋,拿起画报,也为难。这大象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我也难画。我翻着画报,小珊珊对我说:“阿姨,要不您给讲讲这里面的故事吧!”这倒可以,我能讲,小珊珊也爱听。

    “就讲这个!”她夺回画报,翻开来,指着一篇童话,画上画着一个小姑娘,一个老婆婆,一个大太阳,一间小房子。

    这是一篇日本的童话!又是日本的!连童话也被日本统治了吗?不过,我不得不承认这篇童话是美丽的。

    早晨,四岁的夏子来到草地上,用她的围裙把阳光装了起来,因为她想起了明天是奶奶的生日。奶奶的腿不好,出不了屋子,可是,喜欢阳光。夏子兜着围裙跑回家,一进门就喊:“奶奶,我给您送来最好的礼物!”抖开围裙一看,阳光全没有了。夏子哭了,扑在奶奶怀中。奶奶说:“哭什么呀!瞧,阳光都在你的眼睛里呢!”

    不知怎么搞的,我想起了姑妈。姑妈也渐渐老了,她的腿还好吗?我也想起我给姑妈寄去的信和在十渡照的明片,都有半个月了,为什么没收到姑妈的回信呢?以往,姑妈每次收到我的信,都是很快就回信的呀

    “阿姨.你怎么不讲了呀?”小珊珊见我停下来,问。

    “讲完了呀!”我告诉她。

    “下面还有见!接着讲呀!”

    是呀,下面还有另一篇章话。对于孩子,童话是不会讲完的。孩子需要童话。我呢?我需要什么?爱情?友谊?分数?考上理想的大学?我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太多了!

    晚上,爸爸还没有回来,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找爸爸。我从没见过他。妈妈对他说;“老路天天回来没个准时辰,你有什么事,就对我说吧!”他说:“不急!不急!我等等老路!”一直等到快九点钟,爸爸才风尘仆仆回来。爸爸也不认识他。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打听到我家地址的,一等等了那么长时间。

    他和爸爸谈话中,我知道他是一家工厂的生产科长。他们厂的一部十轮卡车出了故障,送到好几家修理厂。都告诉需要大修,起码要等半年。他们等不及,厂里积压着好多产品,正等着往外运,听说爸爸他们这儿有个修配公司,便慕名而来,谁知到了公司,也得等上三个月。他央求爸爸能不能提前些日子。

    “时间不等人啊!产品运不出去,积压一天就是钱呵!”说着,他从提包里掏出两条三五牌香烟。

    爸爸说:“您这是什么意思?您这么一来,我想帮你都不敢帮了!”

    我觉得爸爸讲得对。爸爸真不错!这人送礼送到我们家里来了。

    那人说:“你说得差了!这不是行贿!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儿意思!你收下,算看得起我!你帮我的忙,我回去也好交差!”

    我以为爸爸不会收的,谁知,最后爸爸还是收下了这两条三五牌香烟。我们家,从来没见过这种洋烟。

    我对爸爸失望了。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改革家?

    童话,只能对孩子讲。我的童话已经褪色

    4月27日

    白天,又是让妈妈把门反锁上,整整看了一天的书。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多,妈妈回来。中午,只吃了一袋方便面。我不怕苦。我把这当做磨炼意志的机会。

    晚上,看电视。现在,一星期只看这一晚上电视了。今晚电视转播通俗歌曲电视大奖表实况。我挺爱看的。那是凭本事进行的一番激烈角逐。它使我联想到即待来临的高考。我不喜欢那位来自辽宁的十七岁女歌手,她唱了一首自编的歌献给十七岁。我今年也十七岁,可决不会象她那样,握着拳头,唱完饭后还要提着拳头喊一声什么:“奋斗!”她也是一个高中生,难道都是这样的高中生吗?要是在我们班,大家还不给她一大哄?我挺喜欢天律来的那位女歌手,她唱的:“我们的回忆,说着那春天,我们的故事,说着那过去”很动人。我尤其喜欢湖北来的那位男歌手。他唱的那首allrightbaby,一边弹着电子琴一边唱,唱得有朝气,有激情而不造作。歌词也好:“风儿告诉我花儿说它没见过,风儿告诉我鸟儿说它没见过”唱得略带惆怅,唱出一个小姑娘真挚而怅然的爱。我更喜欢他唱给他母亲的那首小溪的歌:“小溪流淌,流淌在我心上,妈妈的期望象小溪一样长”我为他鼓掌,特别卖力气,妈妈说我疯了一样。

    李双江在旁边介绍通俗歌曲有民歌、台湾校园歌曲。香港时代歌曲、美国乡村和拉美风格几种不同唱法。他说得不错。现在,通俗歌曲,群众欢迎,可有人总认为是靡靡之音。好象是资产阶级黄色歌曲大泛滥。我挺喜欢听邓丽君的歌,喜欢听陈美龄的歌。我也喜欢听张蔷和程琳的歌。她们就象和你面对着面说话,促膝谈心,让人觉得亲切。糟糕的是,李双江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念,却装作是即兴演说,真让人扫兴。一切都是预先排练好的,还要装模作样跑到这儿演戏。这就是专业歌手同业余歌手的差别?李双江连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青树,标奇立矣邺月花”两句诗都背不下来,念得嗑嗑巴巴,不住看手中的卡片,真让人替他难受。

    评委们亮出手中小牌牌评分时,我替那些歌手紧张。我希望能评那个湖北男歌手第一.真行!他同天津的那个女歌手都是9.81分,”还得再各唱一首,重新评上分。这一次,他只得了9.35分,而天津女歌手得了9.38分,第一名让天津人拿走了。我为他惋惜。

    晚上,临睡觉前,妈妈递给我一封信,我一看信封就知道,是丁然来的。信,肯定是白天就寄到了。妈妈一直没给我,大概看是个陌生男孩子粗矿的笔迹吧?在这方面,妈妈的心可细了,她不允许有任何分散女儿学习的因素。她警惕地问我:“谁来的信?”我告诉她:“同学。”“同学?一个班上还非得寄信?”我无法一时向她解释清楚。她警告我。“我可告诉你,别想别的,一门心思准备高考!”

    谢天谢地,妈妈没再多说什么,就睡去了。我看得出妈妈今儿心情不好,也懒得和我再费吐沫了。

    看罢丁然的信,我的心“格登”一跳,不知该怎样回答他?

    [作者附记]

    从这一段日记来看,路天琳和丁然的通信,除了最初的一封抄录在日记上,其余几封只是提及收到,并未详写其内容。为了这几封信,我特意给路天琳写了一封信,问她:“如果不保密的话,能否给我一看?”她很快回了信,信里夹着丁然的三封信。她信中讲;“我相信您。您看看吧,这就是所谓我们的‘情书’,今老师和父母格外紧张的‘情书’。其实,男女同学之间需要感情交流,说得更邪乎或尖刻一点儿需要感情发泄,自然要互相通信。如果这几封信能有助于您对我们中学生的了解,我太高兴了。需要公开,请您处理,这没什么的。”

    丁然的字道劲有力,一看就是个男孩子写的,而且从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骨骼粗壮、个头魁梧的小伙子。我觉得他的三封信写得很有些意思。而且,正如路天琳信中所讲的那样,我们家长和老师对男女同学之间的通信太缺乏了解,一概贬斥为“请书”大有歪门邪道之嫌。似乎一通信便是搞对象,一搞对象就要出事我们的这种单向思维模式可真够呛。现将丁然的三封所谓“请书”抄录如下,或许对我们了解中学生有好处

    第一封

    路天琳同学:你好:终于收到你的信,真高兴。我还以为你不会回信的呢。看来是我想错了。你说得好,一个人应该“有一个壮丽的人生,而不是寡然、平淡,甚至色彩灰暗的人生。”我看到你对尧茂书那样激动,真高兴,为你,也为我。我知道你一定会为他而激动的。这正说明我们的性格、志向的相同。

    我头一次看完尧茂书事迹的文章,久久难以平静。我甚至幻想也能有一天乘着一只小皮筏,就叫做“中学生”号,也去漂流长江。我会不会也能象尧茂书一样为了事业去献身呢?鲁迅曾经感慨道;“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抿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但愿,这感叹都成为过去,我们能成为尧茂书那样的人。

    对了,能不能把登载美国“挑战者”号上那位女教师事迹的杂志寄我看看?

    愿我们成为亲密的朋友!

    祝好

    丁然

    86.4、22

    第二封

    路天琳:你好!每次见到你的信,是我一天最快乐的时候。写信,寄信,盼着你回信,成了我的一件大事。

    不知道,这两天你看了电视连续剧新星没有?你应当看看!别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看新星我挺感动的。我佩服李向南,厌恶顾荣,讨厌顾小莉。今天中午,放学后走在大街上,一个个体户书摊上的小贩正高声吆喝:卖第二期的当代,有人问第一期有没有?夜与昼的上半部登在第一期上。小贩嚷嚷:“第一期没有。夜与昼主要精彩都在这后半部上呢!”其实,他一定连看也没看这本书,甚至连作者是叫柯云路还是路柯云都不清楚呢!我看了半天热闹。你说有意思吗?说明大家对新星,对新星的下一部夜与昼都感兴趣呢。

    下午,自习课,大家讨论新星,我们班主任来了,有的同学让老师谈谈他的看法。他说;“新星不过是县城里来了一位清官。八十年代还宣扬清官,中国老百姓太可怜了。”不知怎么搞的,我觉得他讲得挺深刻的,而我的理解太浅了。很想知道你的看法。

    另外,我们已经文理分班了。我准备报考文科,不知你想报考什么?

    等你的来信。

    祝好

    你的朋友:丁然

    86、4、24

    第三封

    天琳:你好!信收到了。寄来的杂志也收到了。看了你的信,马上看那篇文章。麦考利夫的确令人起敬,我想她的那一千两百名学生会永远忘不了她。我更高兴的是,我们的想法竟如此一致。你所敬重的人,恰恰也是我所敬重的。我们会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你谈的有关主题班会的想法,我也有同感。说实在的,初中刚搞主题班会,还觉得挺新鲜的,以后又来便倒人胃口,糖吃多了还不甜呢!你说是不是?还有那种演讲比赛,更透虚假!你知道我们班同学怎么说法吗?可有趣了:他们讲:现在是“二杰”最吃香,一个是李连杰,一个是李燕杰,一个练武艺,一个卖嘴皮子。也是,难道中国就靠这两样“特产”振兴吗?

    天琳,自十渡分手已经有二十天了。我很想见见你。信,太有限了。我们见面可以好好谈谈。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我下星期一(28日)下午五点钟,在美术馆门口等你。盼能给我回个信。

    等你!

    你的朋友:丁然

    86.4、26

    如果能够全面分析一下中学生男女之间的通信,是十分有趣的。我们可以更深一步看到中学生的内部世界,那是一个正在蕴酿的云层,翻滚着,激荡着,显示着纷繁、丰富,也显得有些杂乱无章的生命力。一般来讲,男女同学之间通信关系的建立,是他们之间关系往前迈了一大步。当然,这一步还算不上什么恋爱。但是,随着这种通信关系的加深和巩固,中学男女同学的感情必然要发生微妙的变化,不管这一段谈天说地、天马行空、上至理想,下至同学,外带电视、电影,小说一通尽情的谈吐的过门有多长、多散、多么不集中但到最后总会吐露出彼此爱慕的信息。或许,这可以称之为“爱的前奏。”

    路天琳虽然今年才十七岁,但她已经有了两次自以为是“爱”的经验。她很敏感,从丁然那第三封信中感到了这种信息。她知道,这是丁然向她放出的一个氢气球。从通信到约会,当然不见得必然导致恋爱,但毕竟又是往前迈了一大步。而到美术馆去约会,更是中学生愿意去的场所。那里不仅有着绚丽的色彩,而且有着典雅的环境。不俗,而能点缀着幻觉,升华着情感。要想了解中学生,美术馆大门前不可不去。这一点,路天琳是清楚的。收到丁然的信,她很高兴,也很激动。能受到一个男孩子的邀请,一个女孩子怎么能不高兴、不激动呢?可是,这一次,她犹豫了,去?还是不去?该如何写信回答丁然?这便是她日记里吐露出的矛盾心情。鉴于和郭辉的经验,路天琳不希望一下子又跌入爱的旋涡。她渴望一种真正的友谊。爱,她想让位于以后。她为自己这一点想法自得,她觉得自己成熟了。

    真的吗?

    这需要继续看看她的日记。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