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la,汉末高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陶谦病危前,高顺便接到其派来的使者,一是邀请他去接收徐州,二是让儿孙们回徐州安排后事。

    高顺等人快马加鞭,直奔徐州。

    等到达的时候,已是兴平元年冬月(196年),陶谦已快不行了。

    随高顺一起南下的还有许林以及所辖的一万骑兵。

    陶谦在病床前向儿孙交代了后事,两个儿子对父亲把刺史职位让出,没有怨言,毕竟他们知道自身水平,强行接任,只会落个家破人亡,兖州刺史刘岱便是前车之鉴,且他们对当前的日子已非常满足了。

    这时候高顺到来,徐州官员已猜出结果了,由冠军侯接收徐州是最好的结果了,这样的话,不会为徐州引来战乱,必保徐州平安稳定。

    陶谦直到把一万两千丹阳兵完整的交到高顺手中才完全放心。

    高顺感激于陶谦的无私,向其承诺,至少保其家族三代富贵、无忧。

    陶谦安心离去,因为他知道,三代之后的事情,高顺也无法保证。

    终年六十六岁,比历史上多活三岁。

    陶谦生前口碑不错,一直以忠厚长者的慈祥面孔出现在众人面前,且他的存在,免除了徐州诸多的战乱,使得徐州非常富庶、百姓乐业,并接纳了大量来自豫州和扬州的流民,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徐州百姓对陶谦可谓是感恩戴德。

    陶谦生前的好友都来了。

    郑玄、孔融等人亲自前来,并且郑玄亲自为其撰写悼文。

    曾得陶谦照顾和举荐的公孙瓒亲自前来。

    如袁绍、公孙康、曹操、鲁肃等诸侯皆派使者前来。

    朝廷亦派来了使者。

    葬礼由徐州名士陈珪主持,这也是高顺稳定徐州的手段之一。

    在高顺的支持下,陶谦的葬礼办的极其隆重。

    徐州大户曹家和陈家被陶谦打压的已无多少权力,无力反对,只能接受高顺入驻徐州。

    陶谦之下的郡国只剩下东海郡、下邳国和彭城国,三地的太守和相国皆为房良派来的高级文官担任,各县的县长、县尉、县丞也是房良派来的人。

    军队中大部分的中低级军官也是房良派来的,并且已有多人担任军司马、校尉等职;加上高顺接收了陶谦直辖的丹阳兵,剩余的张闿等校尉已不足为惧。

    别驾赵昱和治中王朗,皆为文官,更无力反对,高顺宣布,继续留任;麋芳被任命为别驾从事;剩余官员皆为高顺带来的系统文官担任。

    高顺任命许林为中郎将兼徐州刺史,并迅速上报朝廷。

    许林在行政和军事上皆归房良管辖。

    许林上任后首抓军权,有一万骑兵和一万两千丹阳兵在手,底气很足,且有众多青州安排的五官担任基层军官,无论他如何安排都不会有多大的阻力。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按照北疆的模式,对军队进行考核。

    原来的八千骑兵,不限数额,只要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全部成为步兵。

    步兵要从当前的六万人(不包含丹阳兵)压缩到三万到四万人。

    徐州暂时仅有三郡国,没有必要养这么多军队,必须建立精兵、强兵,此前陶谦近十万军队,纯属浪费。

    为了加强徐州的军事力量,也为了便于管理,高顺决定把琅琊郡还给徐州;当然了,城阳郡依然归青州管辖,这是为了青州便于防御。

    驻守琅琊郡的中郎将此后暂归许林指挥。

    许林与高顺有亲戚关系,张猛对此没有不满,且他的武艺也不如许林。

    考虑到广陵郡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